Fansa Music

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Saxophone)是一種木管樂,但是管體通常是用製造,使得薩克斯風同時具有銅管類樂器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在歸類上令不少人產生疑惑。由於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克斯風和同樣使用單單簧相同,所以便將它歸類為木管樂器。薩克斯風同時也是一種移調樂,常見調為E和B,也有C調和F調。中音薩克斯風以其煙斗狀的外形為人所熟知。

薩克斯風在近代對西洋音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爵士;1960年代開始直至現在,薩克斯風的獨奏演奏家大量湧現,流行於世界各地。而薩克斯風演奏家至此成為與鋼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地位一致,是作曲家以及其他形式的音樂家創作的首選樂器之一;並是擁有大量聽眾樂迷的主流樂器之一。
 

音樂表現力

由於其結構特性,同時具備了木管樂器的細膩和靈活以及銅管樂器的大音量和爆發力,並發展出了介於銅管和木管間的演奏技巧。薩克斯風音域寬廣,樂器通常提供從降B音到高兩個八度的F音或升F音,通過泛音技巧還能擴大,其音域可到達五個八度多,音色也很像小提琴,但這項技巧非常艱難也須要一定的天份。相對於其他木管樂器薩克斯風的音色變化靈活,薩克斯演奏家因此容易發展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音色。總體來說薩克斯風是高靈活性低約束性的樂器,有時也會讓人有過於自我表現而不夠內斂的印象,但那只是盲點,其實薩克斯風變化性大也可以有溫柔內斂的一面。至於薩克斯在古典樂中出現相對較少,而多在爵士樂或搖滾樂,是因為薩克斯風較晚出生,加上在這項樂器剛出來時許多音樂家相繼打壓,其目地就是因為薩克斯風的可能性大很有發展潛力,所以意識到該樂器將來的地位非凡。

薩克斯風歷史

比利阿道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Sax,1814-1894)於1840年發明的。阿道夫是一位銳意的樂器製造者,擅長演奏。他最初的設想是為管弦樂隊設計一種低音樂器,比奧菲克萊德號Ophicleide)吹奏靈活並能適應室外演出。他將低音單簧管的吹嘴和奧菲克萊德號的管身結合在一起並加以改進,以自己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型樂器。

  • 1841年第一支低音c調薩克斯風在布魯塞爾向公眾展出。一說那支薩克斯風曾被人惡意踢壞而無法展出,也有說當時是在幕布遮蓋下展出以防止剽竊。
  • 1842年阿道夫的好友,在巴黎音樂家圈中頗有影響力的柏遼對薩克斯風非常讚賞,3月13日於La Revue et gazette musicale介紹了這種"改造過的開孔大號"。6月12日再次於La Journal des Débats撰文大力推介,使薩克斯為世人所知。
  • 其後阿道夫個人遭到競爭對手的聯手攻擊,薩克斯風受到抵制而沒有被廣泛使用。當時作曲家多採取謹慎態度,較少將薩克斯納入管弦樂團編制。據說當時薩克斯風一度被抹去商標出口國外,後又被匿名引進法國。1845年法國軍事部打算改良陳舊的軍樂隊,在阿道夫自薦之下,4月22日於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戰神廣舉行了一場阿道夫的樂隊與Carafa帶領的傳統樂隊的比賽,由觀眾決定勝負。戲劇性的是支持阿道夫的一方的音樂家當天甚至缺席數人,阿道夫填空補缺,拿上兩個薩克斯交替吹奏。新樂隊音樂效果完全勝過傳統樂隊,觀眾完全倒向阿道夫這一方。於是薩克斯最先在軍樂隊中嶄露頭角。
  • 1846年6月29日薩克斯風家族獲得了法國的專利。
  • 1927年法國古典薩克斯風手Marcel Mule建立了第一個薩克斯風四重奏團體。
  • 1910年以後,爵士樂在美國興起,薩克斯風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至今在古典也越來越受重視。

薩克斯風種類

 
薩克斯風家族, 從大到小依次是: 倍低音薩克斯風,低音薩克斯風,上低音薩克斯風,次中音薩克斯風,C調薩克斯風,中音薩克斯風,F調高音薩克斯風,高音薩克斯風,C調高音薩克斯風,超高音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有多種音域和調性,其中以中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四種最多見。古典薩克斯風以中音薩克斯為主,而在士樂行樂里是以中音、次中音為主。所有的薩克斯風指法基本都是一樣的,吹奏者可以不用指法練習就更換樂器。

  • 高音薩克斯(Soprano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是薩克斯家族中音調第二高的樂器,僅次於超高音薩克斯風(Sopranino),管的體積也是第2小。常見的為,略微曲頸或類似中音薩克斯風的形狀。相對於黑管,高音薩克斯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但由於小管身,使得高音部分更難以控制,較難上手。高音薩克斯主要用於獨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來替代雙簧
  • 中音薩克斯風(Alto Saxophone)是最常見的薩克斯,降E調,也是應用在古典樂中最多的薩克斯風。由於按鍵距離適中,氣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難度介於高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風之間,以及相對便宜的價格和搬運容易,成為初學者入門最常使用的薩克斯。中音薩克斯音色較次中音清亮,較高音溫和。中音薩克斯風構成了樂隊薩克斯聲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士大樂隊編制中和次中音占同等重要位置。作為獨奏樂器出現相對少一些。中音薩克斯風是薩克斯風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種類。
  • 次中音薩克斯風(Tenor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外形比中音薩克斯風稍大,彎管前端多了一個彎曲,音色溫和穩重。在管樂隊中次中音薩克斯數量少於中音,一般作為輔助角色和小低音號和長號用同樣的樂譜。而在爵士樂中次中音起核心作用。1920年代Coleman Hawkins沙啞厚重的聲音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次中音音色的概念。後來的約翰·柯川,Stan Getz,Sonny Rollins,Lester young,Michael Brecker一步一步地奠定了次中音聲音的個性。
  • 上低音薩克斯風(Baritone Saxophone)通常為降E調,是4種中相對少見的類型。體積重量較大,近中音兩倍左右。很少有人用它作為獨奏樂器,而在薩克斯四重奏或爵士樂隊中上低音薩克斯風以它低沉渾厚的音色把其他聲音承托起來,以較簡單的吹奏維持著音樂進行的穩定步伐。在管樂隊中常和音號起類似的作用,有時讓人聯想起大提琴的聲音。著名演奏家有Gerry Mulligan。

其他薩克斯風還包括超高音薩克斯風(Sopranino Saxophone),低音薩克斯風(Bass Saxophone),倍低音薩克斯風(Contrabass Saxophone)。也因為薩克斯風最高音到倍低音都有所以該樂器可以程現交響樂團的氣氛,而且所有薩克斯風按法都一樣雖然吹法還是有差但都不會影響甚大,此樂器的泛音又有類似小提琴的音色音又很高,又容易普及(取得容易)所以將會是暨鋼琴後被普遍的樂器

構造和發音原理

 
吹嘴以及簧片

薩克斯風主要可以分成管體、脖管、吹嘴、簧片四部分,另外還需哨箍、蓋帽、頸帶等配件。

  • 薩克斯管體是一個共鳴腔,其中的空氣柱震動產生聲音。薩克斯管管體為圓錐形,喇叭直徑比其他木管樂器大,音量也就比較高。管身上多個有大小不同的開口並構造了複雜的按鍵系統(根據波姆音鍵系統)。由21到23個按鍵通過連桿(rod)控制一系列蓋板(pad)的閉合或者開啟,同時改變了管身的有效長度(從吹嘴到最近打開的孔的距離,所有的孔閉合即整個管身長度)。這樣吹奏者可以有選擇讓聲波在空氣柱中傳播不同的距離,於是產生了不同的。容易想像,蓋板的密閉性對於音準非常重要。典型的薩克斯管身用黃銅製成,蓋板膜上皮革,按鍵採用觸感良好的珍珠母。管體外常會有附加鍍層防止黃銅氧化影響外觀(但對音色幾乎沒有影響)。最常見的薩克斯風鍍的是金色的丙烯酸清漆,此外還有銀,銀鎳,金或者彩色烤漆層。鍍層會不會改變音色存在爭議。此外管身還常經過雕花工藝顯得更加美觀。
  • 脖管與管體是可拆分的,脖管上有一個八度控制的小開口。
  • 吹嘴(笛頭)是一個激振器,氣流由固定在其上的簧片激發震動,傳入管身。薩克斯吹嘴和單簧管一樣支持單璜片但內腔更大。吹嘴的長度,內腔形狀,開口大小(末端和簧片的夾角大小)以及材質都會對音色很大影響,一般來說金屬材質,內腔扁平的吹嘴音色更明亮,常見於流行爵士樂(Smooth jazz);橡膠材質,內腔圓潤的吹嘴音色較柔和,常見於古典樂。
  • 哨片是真正將人的氣息轉化為空氣震動的部件它一般由(Arundo donax)製成。對於不同大小的吹嘴使用不同的哨片,軟硬度是哨片的關鍵參數。

薩克斯風的音樂領域和表演形式

古典樂

薩克斯風由於自身音量較單簧管要響許多,在發展早期並不受古典音樂家歡迎,僅某些樂曲中偶有片段,交響樂隊編制中往往也僅有1位薩克斯手,例如的《阿萊城姑娘》組曲中的獨奏樂章;Vincent D'Indy)的歌劇《蘇瓦爾》;柏遼馬斯奧·德裡布等也曾將其用於他們的作品中。

直到20世紀初薩克斯風在美國得到真正發展之後,古典作曲家越來越多地將其用在樂隊中或專為它創作獨奏樂曲。著名的有:亨德密特的歌劇《卡迪拉克》;普羅科菲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甚至在《Lieutenant Kijé》作品中運用了從高音到上低音的四種薩克斯風完整編織;拉威的《包列羅舞曲》和《古堡》;威廉Vaughan Williams)的《第六交響曲》;貝爾Jacques Ibert)的《小協奏曲》,德彪西的《狂想曲》;海托爾·維拉-羅伯斯的《幻想曲》,格拉祖諾夫的《薩克斯風協奏曲》, 巴托的《木刻王子》,普蘭Aaron Copland)的鋼琴協奏曲和第一交響曲。其他運用薩克斯風的作曲家有:米約Darius Milhaud),傑帕西(Percy Grainger)等。 著名的古典薩克斯風演奏家;Jerome Laran傑弘‧拉弘(法國)/ Jean-Yves Chevalier強易甫.夏瓦利葉(法國)/ Alexandre Doisy亞歷山大多伊西(法國) Vincent David 大衛·文森特(法國) / Jean-Denis Michat(法國)/ Christian WIRTH克利斯丁.沃斯 (法國)/ Philippe Braquart菲力普.波特 (法國) Alexandre Souillart 亞歷山大 索利塔(法國)/ Claude Delangle克勞德.迪朗哥(法國)/ DANIEL GREMELLE丹尼爾.葛美勒(法國)/ Marcel Mule 馬塞爾騾子 (法國) Andre』 Beun安德列.鮑恩(法國)/ Alain Bouhey 亞倫伯赫(法國)/ Laurent Blanchard洛宏.布隆夏(法國)/ Jean-Marie Londeix(法國) HIROSHI HARA 原博巳(日本) / Masashi Oshiro 大城正司(日本)/ Nobuya Sugawa須川展也 /田中靖人TanakaYasuhito(日本)/ Masanori Oishi大石將紀(日本) 新井靖志Arai Yasushi(日本)/ 井上.麻子(Asako Inoue)(日本)/ Masato Kumoi 雲井雅人(日本) / 彥坂真一郎Hikosaka Shinichiro(日本) Otis Murphy奧的斯墨菲(美國)/ Shedd Ji 謝德驥(美國) / Thomas Liley 托馬斯(美國) / Phil Pierick菲爾.皮耶瑞克(美國)/ David Nabb 大衛.文生(美國) Carrie Koffman 嘉莉科夫曼 (美國)/ Griffin Campbell 格里芬坎貝爾(美國) / Timothy McAllister 蒂莫西·麥卡利斯特(美國)/ chien Kwan Lin關簡林(美國) Sigurd Rascher(美國) / Nikita Zimin 尼基塔子敏(俄羅斯) / Arno Bornkamp 包恩坎普(荷蘭) / Lars Mlekusch(維也納)/ RAAF Hekkema(荷) Rafael Migliani(義大利) / Yo matsushita松下洋 (韓國首爾)

薩克斯風四重奏(Saxophone Quartet)

以高音( soprano ) , 中音( alto) ,次中音( tenor ) 及上低音( baritone) 薩克斯風各使用一把,這樣的組合讓樂器在聲音上不但可融合在一起,產生多層次的感受,可演奏的曲風範圍也很豐富,包含輕音樂,流行歌,民謠,爵士樂,到由古典名曲改編的樂曲都有;而近來也有專為它們作的高品質的曲子,如德布西( Debussy ),葛拉朱諾夫( Glazunov) ,Jean Bouvard等等.著名的重奏團Diastema Saxophone Quartet及Emphasis Saxophone Quartet均來自法國

爵士樂

薩克斯風或許是爵士樂最具標誌性的樂器,薩克斯風樂手也對爵士樂產生了巨大影響。最早成名的爵士薩克斯風手可能是Sidney Bechet。從1920年以後優秀的爵士薩克斯風手層出不窮,其中查利·帕把爵士樂從搖擺樂帶入了波普bebop)時期,Coleman Hawkins確立了次中音薩克斯風的地位,Ornette Coleman最早開始了自由爵free jazz)的嘗試等等。薩克斯風作為主奏的旋律性樂器需要節奏部分以及和聲部分來支持,所以較少以獨奏或者單純的薩克斯風重奏形式出現。最常見的樂隊構成是四重奏形式:薩克斯風,鼓,貝斯和鍵盤,在這種構成中薩克斯風起著類似司機的作用。著名的爵士樂演奏家;Sidney Bechet,約翰·柯川,Wayne Shorter,肯尼·基 /土岐麻子 Cannonball Adderley,Kenny Garrett,Charlie Parker,約翰·柯川,Stan Getz,Sonny Rollins,Lester young,Michael Brecker,Gerry Mulligan。 Ernie Watts,Frank Morgan 法蘭克·摩根 ,Johnny Hodges 強尼.賀吉斯,Benny Carter 班尼卡特 ,宮崎隆睦 ,Ornette Coleman 歐涅柯曼 ,Joe Henderson 喬漢德生 Hank Mobley 漢克 摩布利,Micheal Brecker 麥可布雷克,加農炮艾德利 Cannonball Adderley,Wayne Shorter 韋恩蕭特,Ben Webster 班 韋伯斯特 Kenny Garrett 肯尼 賈瑞特,Sonny Stitt 桑尼 史提特,Duke Ellington 艾靈頓 公爵,Stan Getz 史坦 蓋茲,Candy Dulfer 甘蒂 達芙,Dexter Gordon 戴克斯特 高登 Jessy J 潔茜·J,Mariko Endo 遠藤真理子,Count Basie 貝西 伯爵,Sonny Rollins 桑尼 羅林斯 ,Joshua Redman 約書亞.瑞德曼 ,Lester Young 李斯特 楊

現代流行音樂

1980年代開始後,以美國演奏及作曲家肯尼·基為代表的大多數薩克斯風演奏家開始活躍於世界各地的流行樂壇,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多數將輕爵士樂帶入流行音樂中,配合薩克斯風的伴奏來形成一種新浪潮方式的流行音樂,並與眾多著名流行樂巨星進行合作。肯尼·基亦成爲了當代世界上唱片銷量最高的獨奏樂器演奏家,他的作品廣為流行,為薩克斯風於世界各地的普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其他音樂風格

薩克斯風在傳統的中,以及靈魂魯斯滾樂尤其是新浪new wave)中亦經常出現。

表演形式

在管弦樂隊中薩克斯風幾乎僅作為獨奏樂器;室內樂中有時會作為木管的代替;而在軍樂隊,普通管樂隊,爵士大樂隊中薩克斯風都有相對龐大的聲部;爵士樂中薩克斯風組隊靈活;此外還有薩克斯四重奏,六重奏等固定形式的純薩克斯風樂隊。但如今已經發展成多元化的樂器,至今有薩克斯風交響樂團及薩克風八重奏 二重奏的曲目甚多,作曲家在編曲時也將該樂器作為首選.

薩克斯風學習和技巧

一般認為薩克斯入門學習相對於其他木管類樂器要容易,。尤其是從其他木管轉向薩克斯風學習在一定量的練習保證下可以較快上手,也是管樂器中技巧最多的。薩克斯風技巧包括指法掌握和音色控制,具體則根據音樂風格(古典, 爵士, 流行等)要求不盡相同。當然從音樂本身的意義上看,薩克斯風包括其他樂器技巧學習都是為了演奏者能盡量無礙地音樂表達而服務的,演奏者對於音樂的理解和表達比技巧高低重要的多。

有一種誤解認為薩克斯風作為管樂器演奏時很費力氣,需要強健的體魄才能控制它。其實薩克斯風的吹奏主演取決於樂器的狀態和演奏者的方法,正常演奏一場音樂會(大約90分鐘)是絲毫沒有負擔的。由於薩克斯製造工藝的迅速發展和科學的演奏方法,一般在11,12歲之後開始學習比較合適,因為薩克斯作為一種管樂器在演奏時發音的動力完全由呼吸器官支持,過早學習或方法不正確可能會給孩子的心肺功能發育帶來不良影響。

薩克斯風的技巧包括:

  • 顫音:產生抖動的效果,發出「嗚啊嗚啊」或者「啊一啊一」的聲音。薩克斯顫音一般通過下顎抖動或是喉部控制。
  • 滑音:使一個音的音高發生「扭曲」最後過度到另一個音上,需要演奏者舌部控制內腔大小調整音高。常見於爵士樂,典型的例子是藍色狂想曲開始部分的大範圍上行滑音。
  • 超吹:吹出比最高音#f或g還高一個八度以內的音,是常見的進階演奏技巧,超吹出的音通常很難保證音準和穩定的音色,所以一般被用來炫技。
  • 咆哮音:使薩克斯發出沙啞粗糙的聲音,常見於爵士樂,搖滾樂等。
  • 和聲:同時吹幾個音(和聲),非常高階的技巧。約翰·柯川曾鑽研過和聲演奏,極須天賦。
  • 循環呼吸法:最常見於嗩吶的吹奏上,產生連續不斷的氣流使曲調不因換氣而有所停頓,也是一種次要的炫技技巧但有不少曲目用上這門技巧會更佳完美,例如葛拉祖諾夫的降E調薩克斯風協奏曲。

泛音:可以讓薩克斯風多達五個八度多,音準非常難練。超吹則是正常音在高一個八度。 雙音:可以同時演奏兩個音 四分之一音:兩個半音之間中的一個音 八分之音:四分之一音的延伸此外現在有越來越多薩克斯風嘗試使用電子設備來改變音色,獲得更加金屬的效果。



資訊來源:维基百科 <